3月18日下午,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及现代产业研究院于应用经济学院会议室召开第二次商贸新业态新模式研讨会。会议以“开放交流聚智慧,深耕研究启新程”为基调,围绕商贸新业态新模式、科研方法论及团队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及现代产业研究院王先庆院长、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吴金蓉主任、王克涛副主任及十余位骨干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擘画商贸研究新蓝图。
活动现场
王先庆院长首先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寒假之前,王先庆院长给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各研究团队布置了研究任务,并在寒假期间多次召开线上会议推进研究进程。经过寒假及开学以来这段时间,几个研究团队在王先庆教授的指导下都顺利完成了研究报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吴金蓉主任鼓励和肯定了各研究团队的努力及成果。吴金蓉主任指出,新业态新模式是商贸的新常态,后续要成立研究中心,持续开展研究,争取更大的成果。
针对科研方法,王先庆院长强调以开放与逻辑赋能研究。他指出,人文社科研究需“敞开胸怀”,避免闭门造车。科研的本质是与时代对话,需深入实践、扎根社会,以“朝圣”的心态贴近研究对象,形成学术与现实的深度交融。他以自身数十年调研经验为例,提出“逻辑训练是科研的核心能力”,强调严密的逻辑布局能赋予研究成果更强的说服力与生命力,此外,他呼吁教师关注政策文件与国家战略导向,认为“脱离政府文件的应用研究如无根之木”,并结合具体案例阐释多视角分析的重要性,避免单一维度陷入思维定式。
针对团队建设,王院长提出“一生二,二生三”的科研发展路径,鼓励教师从蓝皮书报告中提炼课题、形成系列论文,逐步构建研究体系。他特别提到,团队需以“质量和速度”为导向,高效利用时间,聚焦核心领域,在有限周期内产出高价值成果。
王先庆院长讲话
吴金蓉主任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研究方向选择的经验。她强调,在王院长的指导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研究团队明确了“聚焦产业、交叉创新”的路径,改变了以往因追逐热点导致成果分散的局面。她指出,当前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数字经济变革等议题具有长期研究价值,团队需从“小切口”入手,持续深耕2-3年,形成差异化优势,为未来课题申报奠定良好基础。
会上,毛政才、王懿轩等教师分享了研究报告撰写中的收获,强调积累、实践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白若珏、尚徐艳、张倩、欧阳明荟等教师结合跨境电商、首发经济等案例,回顾了研究历程,探讨了从现象归纳理论、从政策提炼框架的研究方法。各位老师的发言也展现了研究团队在压力与鼓励中成长的活力。
本次研讨会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王先庆院长以“生命的质量在于有限时间创造无限价值”寄语研究团队,吴金蓉主任以“沉心积累,静待花开”勉励青年教师。未来,研究团队将持续聚焦商贸新业态,以扎实研究回应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图文/应用经济学院毛政才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