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教学相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比赛

发布时间:2025-03-25

3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励学楼204教室开展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教学比赛。此次比赛共有黄军、韦婷婷、张馨丹和宋娇霖四位老师参加,邢增銮副院长、高家方教授、张龙龙主任、郑礼琳老师和谢俊芳老师担任评委。比赛由桑立群副院长主持。

比赛开始前,桑副院长宣读比赛规则。此次比赛旨在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把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融入教材、融入思政课堂,进入学生头脑,润物无声,启智润心。

图片 1.png

桑立群副院长主持比赛

黄军博士教学展示的内容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之谜”,从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入手,仔细探讨“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这三对关系,最后得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这一结论。黄博士用经典的案例为大家带来一段深刻的教学展示片段。

图片 2.png

黄军博士做教学比赛展示

韦婷婷老师的教学展示为《解读现代化,扬帆新征程》,深入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用“传承”“超越”和“创新”这三个词语串联起整节课的内容,回应了三个问题,即中国式现代化从何而来?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将会带来什么?韦老师用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的期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时代新青年努力奋进,接好接力棒,迎接新征程。

图片 3.png

韦婷婷老师做教学比赛展示

张馨丹老师展示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张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主题讨论的课堂互动形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的背景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文件精神,展现了自己扎实的教学本领,并以此引导学生,加强文化自信,适应信息发展速度,激发创新创造能力,最后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

图片 4.png

张馨丹老师做教学比赛展示

宋娇霖老师以抗美援朝的胜利为主题,进行教学展示,用精美的课件和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娓娓道来,总结出胜利的原因有五点: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志愿军的顽强作战、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战争的正义性和中朝两国军民的密切配合,创造性地用五个“jiao”进行总结,即“教”“骄”“浇”“较”“胶”,此次大胆的教学尝试将整个比赛推到了高潮。

图片 5.png

宋娇霖老师做教学比赛展示

四位教师展示结束后,高家方教授作为评委,进行了赛后点评。高教授肯定了此次比赛四位教师的展示成果,并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指正。例如内容深度不够、教姿教态和精神面貌等。高教授的指导对参赛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他们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图片 6.png

高家方教授做点评

最后,邢增銮副院长进行活动总结,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实力,也为所有教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邢副院长发出期待,希望全体马院教师将党的最新理论及时融入课堂,讲深讲透思政课,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建设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期待老师们能够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图片 7.png

邢增銮副院长做总结

此次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师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完整、准确地融入“大思政课”教学,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实现思政课教育提质增效。(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秋实 责任编辑赵利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