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审核评估工作协调会——明确听课看课与材料调阅工作流程

发布时间:2025-04-02

为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确保各环节高效有序开展,4月1日上午,西、北校区召开审核评估听课看课组&材料调阅组工作协调会。会议由教务长纪秋颖主持,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围绕听课看课和材料调阅两大核心任务,系统部署工作流程,细化责任分工,凝聚迎评合力。

图片 1.png

会议现场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杨宝丽首先就听课看课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解读。她强调,专家组将于第8至12周开展线下听课,重点考察课堂教学质量与师生状态。工作流程涵盖“统筹协调—任务落实—过程监控—应急保障”四大环节,形成闭环管理。

教务处作为全校听课工作的统筹部门,负责初审任务分配、信息跟踪及跨部门协调。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需精准核对授课教师、班级、时间等信息,并及时向教务处反馈执行情况。若遇突发问题,由教务处联合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与专家组协商解决。此外,任课教师需提前20分钟到课准备,确保教学材料齐全;二级学院书记负责学生出勤与课堂纪律督导;技术保障组(许辉、郑维宇等)则需提前调试教室设备,通过“智能巡课系统”全程监控课堂运行,确保线上线下听课无缝衔接。

针对实操细节,会议明确要求:教学副院长需在课前检查师生到课及设备准备情况;线上听课权限由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统一分配;设备故障需立即上报并启动备用方案。杨宝丽主任特别提醒:“所有环节需责任到人,以‘零失误’标准保障专家听课体验。”

同时,杨宝丽主任统筹部署材料调阅组工作。调阅方式分为线上与入校两种形式,需根据专家需求灵活提供材料。她指出,调阅材料需遵循严格的命名与提交规范,涉及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论文(设计)、试卷等核心教学档案。各二级学院及教务处须严把内容审核关,确保材料真实、完整、规范。

针对会上提出的实操难点,如“高拍仪操作培训”“大容量文件传输”“毕业论文分类排序”等问题,杨宝丽主任逐一回应: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将联合技术部门组织专项培训;材料提交规范将细化后下发;毕业论文按类别分开排序,确保调阅效率。此外,教务处吴良勇副处长负责《听课信息跟踪表》,并协调教室设备、卫生等保障工作。

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积极建言。部分二级学院提出需加强教学线与学生线的协同,优化听观课安排;技术组建议按成绩单序号抽取试卷样本,提升调阅科学性等。

纪秋颖教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迎评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全体人员需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任务:一是完善工作指引,结合反馈意见优化流程;二是二级学院需细化院内分工,确保责任“下沉到人”;三是教师须以最佳状态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单位做好内涵建设;四是入校评估期间,全校需展现优良的教风学风,彰显我校育人成效。

本次协调会通过厘清职责、解决问题、统一行动,为高质量通过审核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各工作组将严格对标会议要求,以精准施策推动迎评工作提质增效。(文/教务处陈彩祝 图/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郑维宇 责任编辑赵利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