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院第二期国际经贸安全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1

4月10日下午,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及现代产业研究院于敦品楼609召开第二期国际经贸安全研讨会。会议围绕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供应链安全等国际经贸环境新形势,深入研讨了应对策略。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及现代产业研究院王先庆院长、黄乃文博士、凌杰教授、胡武贤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会议由国贸系主任吴金蓉主持,十余位教师参与研讨。

图片 1.png

活动现场

黄乃文博士分享了美国新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冲击的看法。他指出,新关税政策不仅颠覆了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经贸合作原则,更是一种单边施压的欺压讹诈行为。然而,我们也需认识到,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全球化与去全球化并存的复杂局面,全球供应链格局亟待重构。黄博士从客观视角剖析了美国新关税政策的特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当前全球经贸形势下的挑战与潜在机遇。

图片 2.png

活动现场

凌杰教授分析了特朗普及其经贸团队核心成员的主要关税观点,即以对等关税政策极限施压,迫使“对手”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做出更大让步,解决贸易不平衡、保护美国产业,这一立场与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一致。对此,中国政府目前的回应强调了三点:决心、韧性、反制。凌教授总结了坚定应对美国滥施关税行径,我们具备的四个信心:自2018年以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出口份额已经下降,对新兴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上升;国内经济“越压越强”,如在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已实现至少21项技术突破;对美贸易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前做了充分的估计和部署;充分发挥供应链供给端优势,同时激发需求端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图片 3.png

活动现场

胡武贤教授认为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的措施明显针对中国,例如对越南、缅甸等与中国贸易密切地区的部分商品税率高达46%-49%,而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关税则普遍维持在25%。这种差异化政策暴露出美国试图通过遏压中国,重塑全球经贸格局,中美之间大国竞争的主线始终未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胡教授指出,其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探讨这一话题,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关注度和思考力。

图片 4.png

活动现场

王先庆院长分析了中美贸易战的内在逻辑及其对研究与教学的影响。他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全球性贸易战,表面上是针对多国的贸易制裁,实质根源在于中国制造的崛起正深刻重构全球贸易格局。美国试图通过绑架西方盟友形成对中国的“全球围剿”,尤其针对“中国制造”的国际化进程。贸易战仅是其中一项直接工具,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限制中国商品出口海外,破坏中国的贸易体系,进而严重削弱中国制造业产能优势。王院长强调,针对美方滥用关税措施的行为,中国需保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定力,强化产业链与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而提升贸易能力将成为关键突破口。在教研方面,王院长指出当前形势为相关领域研究及专业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必须抢占研究先机,若等共识形成再行动,又将陷入被动追赶。这一研判指明了在复杂国际贸易环境下开展前沿研究的方向。

图片 5.png

活动现场

吴金蓉主任在总结中强调,下一步国贸系将围绕国际经贸安全领域的重大议题持续开展深度研讨。在教学工作中,她指出,不仅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全球经贸格局演变,更要培养其辩证分析能力,增强应对复杂国际竞争的信心与底气。

图片 6.png

活动现场

通过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我们需坚定信心,对内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畅通国内大循环,对外加强与新兴市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构建更具韧性的经贸安全体系。在国际经贸课程中融入最新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应对挑战的能力。( 图文/应用经济学院尚徐艳 责任编辑赵利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