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7
阅读量:
秋阳送暖,沃土生金。2025年10月23日星期四,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2025级全体大一新生,在学院党委书记张泽彬副教授与劳动教育指导老师白雪莹的带领下,奔赴彩虹谷劳动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25年秋季劳动种植实践课。这堂课将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旨在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锤炼勤劳坚韧的品格,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真谛。
理论先行:书记开讲“田间第一课”
活动伊始,张泽彬书记首先为全体学生上了一堂简练而深刻的“劳动教育动员课”。他结合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阐述了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张书记指出,劳动不仅是技能的锻炼,更是思想的淬炼,是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实践。他谆谆告诫同学们,在热情劳动的同时,务必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正确使用工具,相互协作照应。

张书记讲授劳动注意事项
示范引领:“教授农夫”亲身传技
理论讲解毕,张泽彬书记卷起衣袖,拿起锄头,化身“教授农夫”,亲自为学生们演示农耕技巧。他从如何握紧锄柄、如何协调发力讲起,到双脚的正确站姿、腰腹的核心用力,再到如何将土层深深翻起,确保达到标准厚度的耕作层,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同学们围成一圈,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动作。张书记一边示范一边强调:“修陇是关键技术,聚土成垄,利于排水,这样才能为种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家’。” 书记的亲身示范,瞬间拉近了师生距离,也点燃了同学们跃跃欲试的劳动热情。

张书记亲自示范挖地技巧
实践躬行:青春汗水浇灌希望田野
在明确了作业标准与安全事项后,各班劳动小组迅速分散到各自的责任田区,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宁静的彩虹谷瞬间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劳动竞技场。镐起锄落,泥土翻飞,同学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力气的男同学主动承担起翻地、松土的重任;细心的女同学们则负责修整土陇、施撒草木灰基肥。田间地头,劳动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动人的青春交响乐。

学生热火朝天开始挖地

学生分工配合
因地制宜:各班巧选“责任田”作物
在播种环节,各班根据时节与地块特点,选择了不同的蔬菜种类,展现了独特的班级“个性”。25级数经2班一马当先,在张书记的现场指点下,采用“挖穴点播”法种下了整齐的白萝卜。25级数经1班选择了叶菜之王——大白菜,期待其日后包心卷叶的丰硕。25级国贸1班则播下了生长迅速的菠菜种子,期盼早日见到一片绿意盎然。25级国贸2班种植了大蒜,一颗颗蒜种被小心翼翼地埋入土中,寓意着团结与收获。25级金融学2班偏爱香菜的独特风味,细心撒播下希望的种子。25级金融学1班采用了混种模式,将香菜与萝卜间隔种植,探索着小小农田里的生态智慧。
此刻,同学们已完全沉浸于劳动的乐趣之中。有的弯腰细致地挖出条播沟,有的精准地点下每一粒种子,有的小心地用土壤覆盖,还有的同学拉起水管为新播的种子浇上“第一生命水”。尽管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裤脚上沾满了泥土,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充实而快乐的笑容。

土地整理后学生手工播种菠菜

土地整理后学生手工播种

学生播种后开心留念
浇水润土,活动在满满的成就感中步入尾声。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农事体验,更是广东白云学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一次生动实践。
回望这片从荒芜到齐整的土地,同学们眼中满是自豪与期待。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这最初的成果,也将这份独特的体验深植心间。这片土地,表面上播种的是萝卜、白菜、菠菜等各色菜种,而象征层面播种下的却是辛勤的汗水、无间的协作与对朴实生活的热爱。种子已入土,希望正孕育。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绿意盎然之时,学生们所收获的,将远超餐桌上的蔬菜,而是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知、对团队精神的切身体悟,这份在实践中学得的“必修课”,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笔丰厚的财富。(图文/应用经济学院 白雪莹 赖苏彬 责任编辑曾进)

学生领取劳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