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青心护航”青年突击队携手大亚湾开发区妇联于7月30日至8月3日开展了为期5天的“艺伴童心,愈护巾帼”关爱妇女儿童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艺术疗愈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形式,为辖区近200名妇女儿童提供了专业、温暖的心理支持。
女性专场活动中,蔡文淑老师设计的“看见自己,温柔绽放”女性自我觉察工作坊和“温柔的力量——在家庭关系中找回自我”心理讲座引发深度共鸣。活动通过互动讨论、情境模拟、正念冥想等方式,引导已婚女性探索自我价值,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她们在家庭与社会的多重角色中实现平衡与成长。在“角色明信片”环节,参与者们坦诚书写被社会角色掩盖的自我需求。在“能量补给站”环节中,王女士动情地分享:“画着画着,我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为家庭付出,却忘记了照顾自己。”
活动创新采用“气球释放”疗法,当写着“完美主义”“家庭矛盾”的气球被集体踩爆时,现场爆发出释然的欢笑。李女士感慨道:“我一直以为'妈妈'就是我的全部身份,今天才想起我也曾是个爱运动的人。”参与者纷纷表示,活动帮助她们学会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压力,在家庭关系中找回自我。多位女性表示要将学到的“每日独处时光”付诸实践。
一场气球爆破、一场自我和解---参与者重拾被遗忘的自我
针对亲子关系,团队设计了“大树鸟巢亲子艺术疗愈工作坊”和“OH卡看见孩子真实诉求”等主题活动。家长与孩子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共同创作,在轻松的氛围中增进情感交流,化解日常沟通障碍。一位参与活动的母亲表示:“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今天却主动和我讨论每个装饰的寓意,艺术成了我们表达爱的全新语言。”
亲子工作坊活动现场
在“画出我们的家”活动中,亲子间不约而同在画作中添加喜欢的玩具、爱心等细节,相视而笑中流露出理解与默契。“OH卡工作坊”里,卡牌成为沟通的钥匙,母女在分享中悄然读懂彼此未曾言明的心意。而“大树鸟巢”创作环节,母亲们将孩子的作品认真嵌入自己绘制的大树,这一动作被带领者捕捉为“最动人的教育瞬间”。
面向青少年群体,活动推出了“我是小小植物”自我探索工作坊、“叶·花·扣”心灵拼贴等系列心理团辅项目。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黏土塑造、色彩表达、团体游戏等方式释放压力,学习情绪调节技巧。一株株“植物”在掌心诞生,也种下了关于坚韧与绽放的思考;用树叶、花瓣、纽扣拼贴的图案,则完成了一次无声却深刻的自我剖析。“光影叙事生命教育”活动通过照片唤起回忆,引导青少年回溯成长印记、感悟生命历程、珍视生命价值。
青少年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现场
青少年用黏土、树叶、花瓣、纽扣完成主题创作和心灵拼贴
针对升学适应问题,特别设计的团辅项目融入“环境调色盘”“梦想漂流瓶”等游戏,帮助青少年明晰价值取向。活动不仅有效缓解了升学焦虑,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暑期生活注入阳光与活力。参与者们普遍反馈“比说教有趣多了”,现场笑声不断,许多学生表示“学到了实用的减压妙招”。
心理团辅项目通过团体游戏缓解压力,激发创造力
青心护航实践队与参与者合影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广东白云学院教育学院师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也为大亚湾开发区妇联探索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助力妇女儿童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教育智慧。(文图/教育学院原慧丽、林益思 责任编辑曾进、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