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量:
篮球运动凭借独特的竞技魅力与团队协作属性,成为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响应幼儿体育教育发展需求,2025年暑期,体育学院24级休闲体育1班学生吴宝瑜在学院崔曼峰院长的统筹指导下,以运动员身份赴茂名知名体育馆开展篮球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她从“理论学习”迈向“实践教学”的关键一步,旨在通过科学训练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助力他们在篮球运动中提升身体素质、培养综合素养。


个性化训练,筑牢技能基础
秉持“兴趣为先、技能为辅”的原则,针对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身体协调性待提升的特点,吴宝瑜量身设计了多样化训练方案。半场行进间运球、两人对抗运球、传球上篮等专项练习,搭配趣味投篮奖惩机制,有效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运动积极性,逐步夯实篮球基础技能。


以赛促练,提升综合能力
为避免训练枯燥化,活动创新采用“以赛代练”模式——每次训练预留最后半小时开展5v5小型对抗赛。过程中,重点演练既定战术,通过及时暂停纠错强化孩子们的战术执行意识。经过系统训练,小球员们的运球稳定性、传球准确性、投篮命中率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三步上篮动作更趋规范。同时,赛事互动显著提高了队员间的默契度,锻炼了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篮球之外,收获成长养分
对吴宝瑜而言,这是首次参与篮球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它既是一次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的尝试,更是一场“以球育人”的生动实践。暑期训练让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篮球技能,更在团队中学会了沟通与包容,在挑战中培养了坚韧与勇气。正如孩子们所说:“打篮球让我交到了好朋友,也让我知道遇到困难不能怕。”篮球运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夏日的快乐与健康,更成为培养良好品质的“无形课堂”。吴宝瑜表示,将总结本次实践经验,持续探索篮球教育新模式,深刻领悟到教学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传递沟通与包容的理念。未来,她将向崔曼峰院长等经验丰富的教师虚心请教,不断打磨教学能力,让更多热爱篮球的少年在运动中收获成长,感受体育的独特魅力。(图文/体育学院吴宝瑜 责任编辑曾进、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