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南赛区的比赛在华中科技大学落幕,经过作品展示、现场答辩和专家评审等环节,竞争对手有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参赛选手,我校机电工程工程学院的3项作品成功入围并获奖,其中作品“移动式机械控制器”获智能仪器组二等奖,作品“智能多段式温度控制器”获智能仪器组三等奖,作品“植物维生及情感匹配系统”获自由命题组三等奖,刘芳文、李林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我校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动员师生组队备赛,指导教师认真负责,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证明了学校和学院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
据悉,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自3月15日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30个省市、261所高校的近1000支队伍,超过3500名同学的踊跃参与。其中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参赛队伍。
“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在2016年联合主办,是面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激励智能互联技术创新,是一项非盈利、公益性的科技活动。通过参赛作品的设计与实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升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综合素质。“大赛”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优秀参赛作品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实现全产业链贯通,为高校实验实践、创新创业教学与工业界新技术、新产业动态的衔接搭建桥梁,同时吸引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加入高校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