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两会高考改革新政,关乎每一位学生和家庭的未来

高考教育政策年年有变动,考生家长们回回被搞得头痛不已,刚定下来的学习计划,转眼间又改了。今年两会,教育部长陈宝生透露,高考教育改革要大改,改得范围更广、更彻底。一句话惊起千层浪,家长纷纷表示:不想让孩子当高考改革过程中的小白鼠。

但是,高考改革一直在奋力推行中,难道家长只能束手无策吗?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政策部分提前为家长指明了方向,谁能读懂政策内涵谁就抢占先机为孩子赢得未来!

 

通过两会精神传达,不断改革中的高考,着力点在哪里?

高考改革浪潮即将袭来,学生、老师、学校想要应对得游刃有余,应在何处着力?

着力点一:力破“一考定终身”

几乎所有的高考改革都打破了旧时的文理分科,采用“3+3”模式。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合格和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外语科目则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着力点二:力破“唯分数论”

高考改革方案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怎么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将考查学生品德养成、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着力点三:力缩“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差距”

为了缩小入学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高考改革后,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已经在实施的专项计划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均已初见成效啦。

着力点四:力除“加分造假、违规招生乱象”

高考改革方案给加分做“减法”,对高考加分进行了一场大“瘦身”。2015年,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63%。自主招生也被挪至高考后。

着力点五:考试将确保考试信息的安全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接受采访中强调,今年的高考招生改革,一定要做到确保安全,即安全性。确保什么安全呢?有两大安全,一个考试过程的安全,另一个是招生信息的安全。

【政策解读与应对措施】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部对于高考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消除乱加分现象,换广大考生以公平,大家都用实力说话。

分析着力点一,学生们将在高中各时期对科目进行分流考核,减小高三备考压力。此外,外语科目的两次考试机会也向广大家长和学生表明了一种态度:加大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也就是说,语文将成为高考各科目中的“重头戏”。还以为语文不重要,不需要补课的家长们,是时候该转变策略了。

着力点二中提到的综合素质评价,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高中,不久,小学和初中也将普及到。所以,老师和家长们更要注意对孩子的综合培养,眼光不可局限于成绩分数的高低。论文、专利、发明等等,这都会成为学生高招录取路上的一个强力助推器。

内容来源网络


Baidu
map